伊犁州尼勒克县委组织部
单位简介:尼勒克系蒙古语,意为“希望、新生命”,地处新疆北部中天山西段、伊犁河谷东北腹地,既是伊犁州的东大门,又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后花园,素以“欧州瑞士风光”之神韵闻名。全县总面积1.03万平方公里,辖1镇、2场、10个乡,驻有生产建设兵团四师79团场和天西林业局尼勒克林场、巩乃斯种羊场。全县总人口18.32万人,由哈、汉、维、回、蒙等32个民族组成,其中哈萨克族8.75万人,占总人口的47.8%。2021年,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6.5亿元、增长9.5%;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.7亿元、增长82.2%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.28亿元、增长25%;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.3亿元、增长2%;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亿元、增长3.2%;地方外贸进出口总额1104万美元、增长34.6%;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72元、增长7%;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70元、增长9%。 便利的交通条件。尼勒克县西与伊宁县接壤,西南与巩留县隔河相望,东南与新源县毗邻,北与精河县为界,距省会乌鲁木齐市560公里,首付伊宁市112公里,G578线通车运行,结束尼勒克不通高速历史,G577线、S242线开工建设,县域G218、S315、X779和G217、S316、X774线相互贯通,伊宁机场、那拉提机场分别位于县城东西两翼,相距均为120余公里,使得尼勒克县东联天山北坡城市群,西通中西亚交通枢纽。 丰富的自然资源。境内有喀什河、巩乃斯河、阿夏勒河三大水系,百余条直流,水能蕴藏量在200万千瓦以上,是新疆水能蕴藏量最丰富、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。草原辽阔,水草丰茂,草场面积1016万亩,可利用草场面积980.8万亩;林地107.7万亩,拥有河谷湿地古杨林21.3万亩,是西北地区面积最大、保护最好的水土生态林。夏季无酷暑,冬季无严寒,光能资源丰富,昼夜温差大,无霜期短,特殊的气候特征为发展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,土地总面积1548.8万亩,土壤肥沃,耕作性能好,蓄水保墒性好,适宜各种农作物和牧草生长,拥有品种繁多的动植物资源百余种,牲畜品种有伊犁马、新疆细毛羊、新疆褐牛等,牲畜存栏数突破百万,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规模的乳品、肉制品加工行业龙头企业;野生动物资源、药用动植物资源丰富,是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天然基因库。 丰富的矿产资源。已发现煤、铁、铜、锰、铅、锌、金、银、石膏、重晶石、石英、石灰石、花岗岩、大理岩、珍珠岩、耐火粘土、膨润土、热泉等20余种矿产资源,大小矿床、矿点132处;其中煤炭、有色金属、黑色金属等资源勘探开发潜力巨大,已查明煤炭资源量180亿吨,铁矿石储量2亿吨以上,铜矿储量60万吨。 独特的旅游资源。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,打造了蜜蜂之都、岫玉之城、柯绣之乡、百里画廊“四张名片”;县境还有雪山、云杉、草原、高山平湖、温泉、湿地古杨、民俗古迹等七大独具特色旅游资源;拥有中国美丽田园草原景观之称的唐布拉百里风景区、吉林台亲水游乐园、湿地古杨风景区3个国家4A级景区。春秋战国时期的奴拉赛古铜矿遗址、吉仁台沟口国内最早用煤遗址、孟克特冰川遗址、“托勒敖”荣获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首届中国˙新疆甜蜜尼勒克蜜蜂文化旅游节、第二届亚欧博览会尼勒克对外宣传推介会、创吉尼斯记录的万人绣娘柯赛绣、大型歌舞画卷甜蜜之画柯赛绣等系列文化活动及电影《伊犁河谷》、《天山红花》、文学《诗意尼勒克》《大美唐布拉》等,使尼勒克成为众多游客向往的圣地。
总需求人数:37
职位信息 | ||||||
职位名称 | 专业需求 | 学历要求 | 薪资范围 | 招聘人数 | 招用条件 | 岗位类型 |
伊犁州直事业编制工作人员 | 马克思主义理论,汉语言文学(文学/汉),历史学(汉),中国史,思想政治教育(汉),英语(汉),外国语言文学,法学(汉),物理学(汉),应用物理学(汉),历史学 | 硕士,临床医学类放宽至本科 | 5500 - 6500 | 37 | 应历届毕业生 | 正式岗位 |